说白了,影视和动画作品都是文化的产物,每一部作品的出现,背后有意无意都存在着文化的影响。我们看到的影视剧和动画片,它们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承接着过去的文化传导,并引领着未来的文化潮流。这一次我们无意讨论未来的文化变迁,也不必复数现有的作品内容,我们来追本溯源,考据一下在影视剧和动漫作品中出现的一些过往文化影响,比如帽子。

 

10,蒙古女士帽

 

hennin这个英语单词,指的是一种心形圆顶女士帽,在15世纪的欧洲相当流行,但是其来源却是蒙古贵族女性的帽子,在英语里同样有一个专属名词:Mongolian boqta。

 

这就是hennin,传统的hennin尖的能插死人

 

 

成吉思汉的西征发生在13世纪,随后这种boqta的形象也传入了欧洲。一开始大众对boqta的认识很少,毕竟旧时代世界上没有那么有效的传播途径,何况蒙古和欧洲还是敌国。但是等到14世纪晚期,成吉思汉的后人在欧洲和亚洲都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有些还成了独立的国家,逐渐忘却战争伤痛的欧洲妇女便逐渐爱上了这种异域风情的帽子。

 

蒙古贵妇们的装扮

 

在这一时期,boqta的造型通过探险家和政治使节的耳闻目染传向欧洲,被描述成蒙古公主和皇后才有资格穿戴的帽子,于是欧洲女子纷纷效仿,幻想自己也是异国公主,浪漫动人。后来随着时光推移,欧洲hennin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时候hennin不是boqta那般单一的尖顶,而是两只尖顶的角状布局,不过覆盖上纱巾或者布料,也就不显得有多突兀了。

 

曾经风靡欧洲

 

想看到蒙古boqta或者欧洲hennin的造型,只需要找到对应年代的影视剧便可以了。甚至在某些版本的《射雕英雄传》里,你都能发现华筝公主一度戴过近似于boqta的帽子,而历史教材上海迷失后的画像,也配着boqta出现。

 

海迷失后

 

9,女巫帽

 

我们太过熟悉的女巫帽

 

关于女巫帽,它的出现实在太频繁了,所以我也无需举例,你一定知道女巫帽的样子,那么,女巫帽的起源呢?

 

关于女巫帽,由于流传太广,版本太多,为什么是尖头圆底一向颇有争议,而起源则还容易共识一些,大抵是与13世纪基督教对犹太人的排挤有关。

 

在13世纪,天主教廷曾经一度要求所有的犹太人都戴上尖顶帽子以从基督徒中区分开来,这也是女巫帽最内涵的象征意义:一种对局外人不友好的嘲弄(这个也可以想想美国3K党与国内几十年前的游街形象,似乎尖头帽一直都是人类互相排挤迫害的象征)。

 

从14世纪开始,欧洲掀起了一波猎巫风潮,但在那个时期,还没有特别流行女巫帽的形象。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基督教分支贵格会的信徒曾受到英国政府迫害,与清教徒一起移民到美洲,但在北美又受到清教徒的迫害。贵格会的女信徒开始头戴近似女巫帽的尖顶帽子宣讲,控诉受到排挤的现实,但很快美洲大陆也迎来了狩猎女巫的不人道行为,其中尤以萨勒姆猎巫事件为最,贵格会的情况是导致这次群体恶行的众多原因之一。并且在那之后,开始逐渐出现了女巫帽的雏形。

 

犹太人和贵格会都曾经受到排斥

 

无论是犹太人还是贵格会,他们使用的帽子都并不是如今我们知道的女巫帽,只是他们受到的宗教迫害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灵感。旧时代猎杀女巫的宗教迫害,在近代女巫文学兴起时被文学家和再后来的影视剧制作者进行演绎,最终逐渐形成了现在约定俗成的女巫帽造型,如果说影视界有哪部为女巫定形的作品,很可能是1939年的《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的女巫绝对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8,神圣的尖头冠冕

 

尖头冠冕代表着神圣,这是欧洲旧时代神话传说中留下来的一种文化象征。

 

尖头冠冕的使用者通常并不是国王,而是天神或者半神,又或者是哪派的圣人和先知,总之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比如大地女神丘贝雷的儿子以及情人阿提斯,传说中丘贝雷降生时拥有男女两性,她自断男根成为女神,男根落到大地,化为杏树,杏树的种子则进入河神之女拉娜体内,生下了阿提斯,阿提斯成年后又和丘贝雷……虽然希腊神话是乱七八糟的,但是在故事里丘贝雷常让阿提斯戴着尖头冠冕出现,在现存的一些阿提斯雕像里,也经常能看到这种造型。

 

阿提斯的雕像

 

另一个戴着尖头冠冕的是圣经中的摩西,作为先知,他偶尔佩戴的冠冕上有两个尖角。

 

摩西的尖角并不常见

 

喔,还有一个我们非常非常熟悉的形象:自由女神像,同样戴着尖头冠冕不是吗?

 

 

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象征,尖头冠冕频繁的出现在各种动漫之中,《小美人鱼》里的波塞冬便戴着这样的冠冕,如果用心去找,还会发现更多。

 

波塞冬的尖冠

 

7,英国圆顶冠冕

 

 

在上面这张1911年乔治五世加冕的老照片里,我们能够看到英国国王的皇冠,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造型:圆顶,非常厚重,装饰着珠宝之外,材质还混有毛皮。这种冠冕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cap of maintenance(直译是保养之冠)。

 

在英国的传统里,国王通常在前往接受教皇加冕前穿戴这种圆顶冠冕,它不仅舒适,还能保暖,据说也方便教皇赐下的皇冠适应国王们大小不同的头颅。这一传统因为亨利八世执意与原配的西班牙公主离婚而被打破,与教廷翻脸改信新教的亨利八世夺回了英王加冕的权利,从此cap of maintenance的使用便稍微灵活了一些,比如英国国王可以将冠冕当成极高荣耀赐给他人。

 

不要在意,全世界的皇家都是这么乱讲究的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官员们开始流行使用造型类似的帽子,虽然是假的,但能让别人以为自己得到过皇家垂青无疑是一件好事。渐渐的这种圆顶冠冕的造型倒成了英国高级官员的常见装饰,至今我们也能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

 

6,土耳其菲斯帽

 

 

这不是那款著名的小游戏《菲斯》(Fez),但如果你认真观看游戏的台词,你会发现这游戏的主角并不叫菲斯,他的得名是来自戴着的帽子——菲斯帽,土耳其历史变革的产物。

 

 

在19世纪初,苏丹马赫默德二世(Sultan Mahmud II)决定进行改革,让横跨亚欧大陆的土耳其全面西化。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立国根基是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一直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

 

马赫默德二世首先改革了军队,然后就是服装,他命令官员要穿欧式西裤、大礼服和黑皮靴,百姓戴的穆斯林头巾被也被废止,规定一律使用圆柱形无边毡帽,也就是菲斯帽。

 

菲斯帽没有帽沿,所以宗教祷告时前额照样可以紧贴地面,并不违背教义,显然这是穆斯林头巾与西式有沿帽之间的折中妥协。可是即便如此,菲斯帽的推行仍然非常艰苦,遭到了守旧者和宗教领导的强烈反对,最终只能在国家的强迫手段下推行,惨烈程度虽然比不上明末清初的“留发不留头”,但也是颇为激烈的。

 

尽管推行艰难,但是菲斯帽本身还是具备一定的进步意义:它模糊了宗教和非宗教之间的界限,又以强迫性的广泛推行而淡化了富人与穷人的区别,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土耳其时代变迁中的平等精神。时至今日,这种帽子虽然在影视剧中登场次数远不如伊斯兰头巾那样广泛,不过我们还是偶尔能在《阿拉丁》、《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之类的作品里依稀找到一些菲斯的影子,在成龙的电影《飞鹰计划》、好莱坞大片《木乃伊》里也有类似造型的角色,还有最直接的,那款名叫《菲斯》的游戏。

 

 

5,法国妇女的暴徒帽

 

对亚洲来说,法国大革命或许只是欧洲或者法国发生的一件大事,但对全程关注整个事件的西方世界而言,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的。关于法国大革命可以谈论的过于多了,我们这里只说女士们的帽子。

 

人们对法国女子的幻想有多深刻

 

今日我们印象中标准的法国传统服装,女子总会戴着一顶有花边的白色小帽,不过长期以来,这种帽子的称呼十分凶悍,是mob cap(暴徒帽),而其起源的故事也不美丽: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戴着这种帽子的妇女们杀死了大量的王公贵族。

 

 

在得名暴徒帽之前,从事底层农耕或者纺织、炊事等行业的妇女们已经在广泛使用这种帽子,因为这种帽子可以把头发收束进去,使得刘海不会遮眼,不会影响工作,而且在卢梭等艺术家的影响下,法国一度流行简单朴素的美丽,以致贵族妇女有时也会戴上这样的帽子出席不太正式的场合。在法国大革命中,下层人民向贵族发动了冲击,这些头戴暴徒帽的妇女通常会抓住人进行斩首,或者干脆使用农耕的耙子把人活活打死,暴徒帽从此得名。

 

 

21世纪的现代社会不需要暴徒帽了,这种帽子作为法国文化的一种保留下来,时常出现在蒸汽朋克或者其它什么喜欢向旧文化借鉴的艺术作品里,人们印象中的法国女佣,也是统一穿戴暴徒帽出现。

 

法国女佣的这套服装是不是很常见?

 

另外不那么严格的看,医生和护士头上戴着的帽子仍旧可以称得上是暴徒帽,无论外观还是作用。

 

医护人员的帽子仍然可以算作暴徒帽

 

4,锡箔帽子

 

 

可以看到《飞出个未来》里主人公曾戴着这种帽子,考虑到该动画属于恶搞和讽刺一类,你应该能想到锡箔帽子(Tinfoil Hat)的历史并不太光彩。

 

在1927年,一部名为《The Tissue Culture King》的科幻小说出版了。该小说的作者是Julian Huxley,他在故事里描写到探险者误入丛林,遇到一个崇拜活体组织(Tissue)的部落。在随后的实验中,他们意外的制造出一个巨大的Tissue之王,可以用心灵控制能力操纵一切人类,于是探险者戴上锡箔帽子以防止脑控,最终得以脱险。

 

这部小说颇为杰出,可是并没有引发什么轰动,数年后,才逐渐有人从小说的幻想剧情中发展出了一套谬论,称世界上有人秘密用特殊设备操纵人心,也就是所谓的“脑控论”。随着这种另类阴谋论的扩散,恐慌的信徒又抛出了锡箔帽子可以防止脑电波入侵的论调,一度引发了对锡箔帽子的追捧,成为一种文化潮流。

 

很荒谬的被害妄想

 

如今脑控论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一小撮信徒(中国也有的),这些人又发展出了千奇百怪的臆想,幸好这类人始终是少数派,锡箔帽子也只能是影视剧和动漫故事里调侃的一种奇葩事务。

 

这是美国曾经非常著名的恶搞达人调侃锡箔帽子的照片

 

3,《爱莉丝梦游仙境》中木匠的方帽

 

 

如图所示,在50年代迪士尼第13部动画电影《爱莉丝梦游仙境》里,右侧的木匠戴着一款四四方方的帽子,这种帽子如今是非常常见的,如果你用心观察,很多影视剧和动漫里,甚至现实生活中都会有戴着这种帽子的人出现。

 

这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颇受工商界人士欢迎的一种帽子,最流行的叫法是printer’s hat(印刷者帽子),其特点就是四四方方,有着角度不大的头重脚轻,能把头发收入进去,虽然款式不同,但和“暴徒帽”有异曲同工之处。随着社会发展,贫富加剧拉大,商人们逐渐进入上流社会,选择帽子时更喜欢使用礼帽,于是印刷者帽子便日渐成为工人阶级的专属,或者说,这种帽子的特点决定了它是那些工作时要防止刘海遮眼者或者头屑掉落的人们使用的利器。

 

 

到了近些年,工人的职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用印刷者帽子的人越来越少,还出现了发套这一变种。如今只有快餐行业的厨房员工还在大量使用印刷者帽子,他们往往在上班时戴上一次性的帽子,在结束工作后再扔掉,保证快餐行业的食品卫生。

 

如今这种帽子已经不多见了

 

2,罗宾汉(绿箭侠)帽子

 

在古早的传奇中,这是罗宾汉的帽子,而在现代的故事里,模仿罗宾汉的DC漫画英雄绿箭侠是穿戴这种帽子的人物里最为人熟知的。

 

绿箭侠的帽子,比较随性,经常改变造型

 

 

这种帽子来自中世纪的欧洲,虽然一直称不上流行元素,但仍然有不少人会选择穿戴,并且代表着一种文化或者个人风格。这种帽子的正式称呼是bycoket,或者是法语的chapel à bec。真实的bycoket是十分华丽和讲究的,如下图:

 

 

只有在马上的贵族或者领袖才戴着这种帽子,因为bycoket在当时的文化意义是“人民的人”。bycoket可以做得非常花哨,不过在影视剧中,代表反抗侠盗的罗宾汉或者绿箭侠都比较简朴,对帽子的使用也是仅得其形即可(三角帽加一根羽毛,没有珠宝和配色),他们更多的是使用了bycoket在个人风格上的惯用定义:稳重但很有个性。

 

除去罗宾汉和绿箭侠,有时在《白雪公主》的故事里,受命杀死白雪公主的猎人也戴着这种帽子,另外展现欧洲旧时代风貌的电影中,也有机率看到带着猎犬外出打猎的男子戴上bycoket。

 

 

1,蓝精灵帽子

 

 

说起蓝精灵,是为了让读者能够马上想像出这种帽子的形象,实际上,这是历史极端悠久的一种帽子,而且意义很大,早在2400年前,古希腊便已有了对这种帽子的描写。现在则广泛称之为“Phrygian Cap”(弗里吉亚帽)。

 

这种弗里吉亚帽的来源是《伊索寓言》中“长着驴子耳朵的国王”故事,根据《伊索寓言》记载,牧神潘擅吹排箫,一次潘神向擅奏里拉琴的太阳神阿波罗挑战,两人的音乐对决由山神特摩罗斯仲裁。两人完奏后,特摩罗斯判阿波罗胜出,大众咸服,唯独潘神的信徒迈达斯国王指责特摩罗斯偏袒,认为潘神应当胜出。阿波罗无法忍受迈达斯拙劣的音乐欣赏能力,将迈达斯的耳朵变成驴耳。此后为了遮掩驴耳,迈达斯国王戴上了这种柔软高耸的帽子。

 

虽然来自神话,但是为这种帽子赋予更高精神意义的,还是西方的另一个文明高峰:古罗马。相传在罗马时代,每一个被解脱的奴隶在依法脱离奴役时,罗马官方都会赠送给他们一顶弗里吉亚帽,久而久之,这种帽子就成了自由的象征,并随着罗马文明扩散到整个西方世界。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女人们通常戴着“暴徒帽”,而男人们,尤其是喜好怀旧仿古的绅士,则大多选择了这种代表自由的弗里吉亚帽。更有甚者把帽子染红,称为“bonnets rouges”(口红帽)。

 

自由的象征

 

长期被冠以自由的名义,弗里吉亚帽的使用非常广泛,并且也可以非常正式。刚刚提到的口红帽,想看看具体样子吗?下面是美国参议院的标志徽章,看看上面是什么?

 

 

不仅美国参议院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陆军使用的印章上也雕刻着弗里吉亚帽,象征着美国自由斗士的形象。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装饰里同样可以找到弗里吉亚帽的影子,在这里除去自由外,这种帽子还象征着没有拘束的艺术以及学术自由。

 

 

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